為切實發揮人大代表在生態環境治理中的參與、監督和推動作用,扎實推進河道有效治理,連日來,姜屯鎮人大組織轄區部分市、鎮人大代表開展“巡河護河,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全面監督轄區河道環保整治工作開展情況,為推動綠美生態建設貢獻人大力量。
創新實踐,助力水環境治理。該鎮人大基于已形成的“水流暢通、水質凈化、水景優美”河道健康生態環境,創新設立水生態治理人大代表聯絡點,推動構建“人大主導、群眾參與、閉環管理”的治理模式,將全鎮6條骨干河流明確為基礎網格,整合轄區內形成兩級市、鎮三級人大代表駐點履職,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代表網絡。依托代表聯絡點,代表們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走訪調研,重點關注沿河養殖排污治理、重點河段水質提升改善、河面漂浮物清理進度等情況,悉心聽取沿河村民對河流保護的意見建議,并積極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增強環保意識,呼吁村民群眾自覺愛護河道環境衛生,共同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共建干凈美麗的河道環境。
專業賦能,解鎖科學治水密鑰。該鎮人大聚焦專業賦能破解治水難題,聯絡點構建起“技術+機制”雙輪驅動的科學治水體系。以九村和小馮河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項目為契機,特邀市水利、環保、農業等職能部門的專家擔任治理組成員,聯動科研機構、檢測機構等專業力量,建立“政企聯動、部門協同、公眾參與”的多方協作機制,搭建覆蓋“方案設計-技術論證-效果評估”全鏈條的技術支撐網絡,助力系統破解水生態治理核心難題。
全民參與,共繪生態美麗畫卷。該鎮人大推動構建全民治水共同體,以“崗位創設激發參與熱情、多元宣教深化生態共識、協同治理凝聚護水合力”的“三位一體”模式,讓群眾成為基層水生態治理的參與者。聯絡點設立“民間河長”等特色崗位,吸納百余名熱心群眾組建“碧水護衛隊”,形成覆蓋全鎮河道的基層監督網絡。先后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0余人次,完成小馮河王林村北段、黨村溝張寨段清淤疏浚1200米。為提升巡查效率,聯絡點全面推行巡河記錄電子化,實現“發現-定位-拍照-反饋”全流程數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