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暨實施工業倍增動員大會召開后,我市廣大干部群眾在第一時間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大家一致表示,將牢固樹立“大抓工業、重抓項目”的鮮明導向,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真抓實干、砥礪攻堅,堅決打好打贏“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戰,加快滕州強勢崛起,在推動“班墨故里、現代滕州”強勢崛起的征程上創造新的輝煌、鑄就新的偉業。
“全市‘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暨實施工業倍增動員大會的召開,發出了聚焦實現工業倍增,加力突破項目建設,全面開創滕州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動員令”。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建橋說。他表示,市城鄉水務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立足水務要素服務保障先行,持續在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等方面優服務、強保障上下功夫,全力服務支撐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圍繞優化服務指導、強化用水保障等,主動與項目企業對接,為項目建設“減流程”,在取用水、排水接駁、水土保持等方面,提供更加精細化、專業化的服務,積極協調幫助解決涉水需求,助推項目建設。大力推進“現代水網”建設。統籌調配南水北調水、地下地表水、再生水等各類水源,為企業和新上項目提供可靠水資源保障;加快推進“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強化城區四座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管,進一步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和水平;接續實施馬河、戶主和戶主東等三座水庫清淤增容工程,以及北沙河、郭河生態治理,提升興利防洪保安能力,改善河湖生態環境,不斷增強水安全保障水平,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水資源支撐與服務保障。
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主任崔波表示,下一步,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將以此次大會精神為指導,聚焦“強工興產、轉型突圍”目標任務,深入貫徹落實我市“強工興產、項目突破”四年攻堅行動各項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化機鋰醫數”五大主導產業深入開展產業鏈招商,全力推動招商引資項目數量倍增、體量倍增、質量倍增。成立招商工作專班,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上市公司、行業“專精特新”企業開展精準化招商,強化專班專抓、駐點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運用,進一步推進招大引強。深度對接我市重點行業企業,圍繞產業發展的堵點、痛點,錨定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聚群“招大引強”,以招商路徑轉變促招商實效提升。著力夯實招商引資項目庫建設,對在談項目線索實行周調度、周更新,對簽約項目進行月調度、月通報,始終保持高密度跟進、高頻次外出、高標準對接要求不變,力促項目早簽約、早落地。優化招商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機制,構建“在談、簽約、落地、建設、擴規、投產、達效”一鏈式管理服務體系,實現招商項目鎮街、部門聯系幫包全覆蓋。
“全市‘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暨實施工業倍增動員大會召開,為全面開創滕州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明方向、定路徑、聚合力。”界河鎮黨委書記王學焱說,界河鎮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立足“滕州-鄒城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打造全市共同富裕示范區”發展定位,著力發展“建材化工、高效農業、商貿物流、生態文旅等產業,以“強工興產”鍛造轉型突圍“主引擎”,助推高質量倍增發展加力提速。聚力主導產業強工業,發揮魯南中聯鏈主作用,全力推進魯南中聯技改項目快建設早投產,激發鏈式效應壯大新型建材產業集群。大力發展飛地經濟,加快推進仲家匯城市生活服務(保障)中心開工建設,全力打造經濟發展新高地。聚力特色農業強優勢,加快馬鈴薯育繁推一體化發展,促進品種更新,推動提質增效。堅持用工業化、項目化思維謀劃農業,立足馬鈴薯產業優勢,跟蹤招引馬鈴薯預制菜項目,積極推進中達全域辣椒全產業鏈項目早投產早達效,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全力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棗莊市現代農業特色鎮。聚力營商環境強保障,加快推進便民服務中心提升工程,全心全意為投資者和企業家提供精準、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嚴格落實重點項目和規上企業科級領導干部幫包制度,用好“企呼政應、接訴即辦”工作機制,叫響“惠商無界”品牌。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加大低效閑置用地盤活力度,騰出更多發展空間留給優質企業項目。
柴胡店鎮黨委書記韓建行表示,今年是實施“強工興產、項目突破”四年攻堅行動的開局之年。柴胡店鎮將主動出擊、精準施策,把擴大投資擺在第一位,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大動力,實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要素保障三大攻堅行動,力爭全年新招引建設項目6個,其中過億元項目4個,投資資金達8億元以上。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積極爭取各項扶持資金,對企業在基礎建設、節能減排、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等方面予以支持。培育工業動能,加快企業突破,實施重點產業延鏈集群、企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培育三大提質行動,積極開展補鏈、鑄鏈、延鏈工程,強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打造以黃洪路為中軸的新建材、新裝備集聚產業園,不斷做大企業、做強產業,改變產業“散、弱、小”的現狀,培育年產值過億元企業3家以上。全力打造特色品牌,加大企業創新投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在先進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深入推進技改提升工程,每年實施技術改造項目3個以上,完成投資1億元。實施質量品牌培育計劃,大力推進商標品牌建設,幫助企業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行業品牌。
(朱婷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