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全市科協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積極沉下身子走入車間、投身鄉村振興建設,以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智力保障,服務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提升全民科學素質,以科技創新最強音“奏響”了高質量發展“主旋律”。
為全面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我市制定下發了相關實施方案,明確了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職責任務。實施科普示范陣地建設,爭取各級項目資金180余萬元,新建科普示范村34個、科普示范社區1個、科普廣場(公園)8個,龍陽鎮祥龍馬鈴薯協會、滕州市眼健康科普館等5家單位被評為山東省科普示范工程示范項目。全力推進校園科技館建設,市實驗小學文化路校區等6所學校被命名為棗莊市校園科技館,東沙河街道中心小學被中國科協評為“科創逐夢”助力“雙減”科普行動試點單位,棗莊科技職業學院信息技術科普工作室被省科協命名為山東省科普專家工作室。積極開展科普教育基地申報工作,滕州市市民健康生活館等5處場館被評為棗莊市科普教育基地,滕州博物館被評為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廣泛開展科技進校園、科普進社區等科普活動,全市各級科協組織累計開展各類科普活動200余場次。
我市廣泛引進科技創新人才,并將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發明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全市經濟轉型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積極為山東有榮機床有限公司等5家協同創新基地對接有關學會,引入專家團隊資源,精準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助力創新要素集聚。聚焦企業需求導向,充分利用“科創中國”平臺,指導山東中科藍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北理工魯南研究院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注冊平臺,有力推動優勢技術項目轉移和成果轉化,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科技工作者服務機制,以“搭建平臺+指導支持”為主要措施,推動科技工作者所能與企業發展所需精準對接,助推企業創新驅動發展。
我市集中資源,強化協作,全力打造“5·30”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工作品牌,提升科技工作者服務水平。聚焦助推科技成果轉化,持續開展科技專家服務企業技術創新行動,加強與科研院所聯系,推介科研項目,助力科研成果轉化落地。聚焦厚植科普文化土壤,著力做大做強科普之“翼”。聚焦提升建言獻策質效,著力打造新型科技智庫。廣泛吸納學會、高校、企事業單位優秀專家、科技特派員加入市科協科技人才智庫,推進科技智庫人才隊伍建設。組織老科技工作者精心做好調查研究,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前瞻性、綜合性課題研究和決策論證,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甘甜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