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市政協十六屆七次常委會暨“構建雙循環背景下商貿物流新格局”專題協商議政會議召開,圍繞“構建雙循環背景下商貿物流新格局”進行協商議政。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剛,市政協主席薛登峰,市政協副主席杜孝璽、喬令梅、邢孟航、黃玉傳、董鴻洋、單金鳳,市政協黨組成員張子玉,市政協秘書長秦修杭出席會議。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政協滕州市委員會關于構建雙循環背景下商貿物流新格局的調研報告(草案)》。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局長宗兆波同志匯報全市“構建雙循環背景下商貿物流新格局”工作情況。協商采取省、棗莊、滕州三級政協委員聯動的方式進行,9位省、棗莊、滕州政協常委、委員代表議政發言,提出建立健全商貿流通發展新機制、加快專業市場提檔升級、延伸產品加工發展鏈條、整合培育專業市場、大力發展電商直播經濟、完善配套物流運輸設施、打造高品質消費能級等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周剛在聽取全市“構建雙循環背景下商貿物流新格局”工作情況匯報和政協常委、委員代表發言后,對今年以來市政協參政議政工作及《政協滕州市委員會關于構建雙循環背景下商貿物流新格局的調研報告》給予高度評價。周剛指出,物暢其流、貨通天下,是經濟發展繁榮的重要標志。各級各部門要強化頂層設計、統籌系統布局,全面拓寬商貿物流發展空間。錨定目標定位,持續精準發力,將“區位優勢”轉化為“交通優勢”,“產業優勢”轉化為“核心優勢”,“專業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努力建設成為魯南地區商貿集散和物流運輸的重要節點城市。要強化創新發展、加快轉型突圍,全面增強商貿物流發展活力。聚焦“新業態”,推進數字賦能,加強物流骨干企業招引培育力度,強化商貿物流綜合競爭力。聚焦“新載體”,做強平臺支撐,打造商貿物流綜合性龍頭企業,引領全市商貿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聚焦“新引擎”,加速多鏈協同,重點做好商貿物流“接二連三”文章,推動全鏈型轉型升級。聚焦“新模式”,堅持融合發展,深化城鄉物流資源雙向流動、互聯互通,加快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全面加速暢通雙循環。
周剛要求,要強化梯次培育、優化發展環境,全面提升商貿物流發展韌性。加快商貿主體“四上”步伐,堅持“發展為先、同步規范”的原則,大力開展限上企業培育行動,做到“及時發現,重點跟蹤,順利入庫”。深入落實促消費惠民政策,發揮好促消費政策“乘數效應”“疊加效應”,力爭下半年全市消費的規模與質量實現雙提升、雙增長。強化配套服務保障,充分借鑒“一企一策”幫包服務,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努力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要強化履職盡責、凝聚工作合力,全面激發商貿物流發展潛力。市政府將認真研究調研報告,科學論證有關建議,選出一批具備條件的事項,按照項目化的模式進行推進。市直各有關部門、各鎮街要對各級政協委員提出的建議和意見,自覺對表對標,及時對接具體情況,推動意見建議落實落地。市政協要圍繞“發展所需、黨政所思、群眾所盼、政協所能”,將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主動擔當作為,凝聚政協智慧,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的動能。
薛登峰就做好政協工作和政協常委履職提出要求。他指出,要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以更實舉措豐富協商實踐。強化制度化建設,持續完善以協商制度為主干,覆蓋黨的建設、履職工作、組織管理等制度體系,著力“專”出特色;緊扣規范化引領,做到協商形式和協商內容相匹配、協商程序和協商效率相統一,著力“專”出質量;圍繞程序化推進,構建環環相扣、有機銜接的協商工作閉環,著力“專”出水平。要突出專委會基礎性作用,以更高標準提升協商質效。把調查研究作為“第一道工序”“第一道關口”,形成更多有獨到見解、讓人眼前一亮的資政成果。樹牢精品意識,實現協商成果量質并舉。彰顯工作特色,形成專委會品牌活力、參政影響力、專業競爭力,做到各展其美、美美與共。增強工作合力,加強與黨政部門對口聯系,密切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的聯系,共同推進政協工作上水平、增效能。
薛登峰強調,要強化界別作用發揮,以更優履職服務中心大局。深耕主責主業,以“商出共識、商出成效”為目標,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協商議事廳的作用,共同把“善商量”品牌擦得更亮,讓協商更有深度、更有質量、更有影響力。注重雙向發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互動式協商、沉浸式調研、融入性視察、經常性談心走訪,引導委員利用自身影響力去影響人、團結人、引領人,為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落實厚植民意基礎,把各界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積極發揮委員作用,全面增強履職本領,不斷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讓委員主動在政協履職中唱主角、擔主責、當主力,為全面打贏“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戰,加速實現“中華善城、現代滕州”強勢崛起,貢獻更多政協智慧和力量。
(朱婷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