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也是我市深入推進“強工興產、項目突破”攻堅行動的支撐保障。近年來,我市抓住企業這個主體,高度重視企業平臺載體建設,全力引導支持各類企業開展技能類、科研類平臺申報,全力招引人才,為企業發展、產業振興提供智力支撐。據統計,目前,全市各級各類平臺載體總量達到了19家。
在人才引進上,我市聚焦“化機鋰醫數”五大主導產業人才需求,推動企業建立技能人才長效培養機制和自主評價機制,鼓勵引導企業依托項目柔性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助推企業創新發展。定期開展人才需求征集活動,瞄準重點企業急需緊缺的各類人才需求,編制人才需求目錄并多渠道發布,深入落實“企呼政應、接訴即辦”機制,為重點企業精準推送各類人才信息,構建起招才引智新通道。今年以來,我市企業評價高級技師29人、技師263人、高級工8679人、中級工4838人,全市技能人才隊伍水平穩步提升。
在平臺搭建上,我市深化與中科院、北理工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創新“一企一院一中心”運營模式,加快創新企業培育,鼓勵龍頭企業組建科創聯盟,攻關核心技術,提升行業地位。此外,堅持“平臺+人才+項目”一體化發展,高標準規劃建設墨子科創園,引進華中數控、清巒福興等13家企業和科研團隊,北航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列入國家數控機床重大專項,墨子科創園入選全省首批創業創新示范綜合體。
為營造一流人才生態環境,我市持續優化服務,組建專業化的人才發展公司,設立專項基金,加大人才政策激勵力度,對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項目和高校院所核心研發團隊給予資金扶持。同時,全領域配齊配強窗口專員、部門專員、承辦專員和單位專員隊伍,及時跟蹤做好人才保障申報,全面落實人才綠色通道服務保障措施。目前,全市持有“山東惠才卡”40人,持有“棗莊惠才卡”83人;今年以來,受理22人的人才購房補助申請,為5名高層次人才協調解決子女入學難題。
(劉林昊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