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我市三產服務業領域傳來喜訊,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義烏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商品市場峰會在浙江義烏召開。峰會發布了《中國商品市場綜合百強》榜單,我市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和嘉譽商貿城2家市場上榜,分別位列第87、95位。這一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我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結下的碩果。
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發展之基。近年來,我市始終把商品交易市場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戰場,持續完善市場主體配套,抓好市場服務保障,提升市場監管效能,充分發揮商品市場帶動產業、活躍經濟、富裕群眾的重要作用,錨定“安全放心、舒適便捷、智慧運營”的市場建設定位,開展市場提升改造行動,對市場設施設備、功能布局等進行優化,推動市場管理升級、服務增效,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項目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市大力推進商品市場項目建設,指導實施干雜海貨精品市場暨保稅倉庫物流建設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做大增量市場,發揮商貿物流業的“葡萄串效應”,釋放市場“乘數效應”。目前,公共保稅倉庫1號保稅倉已建設完成,正與青島海關進行數據傳輸對接。推動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與上海麥金地集團合作,建設總投資5億元的滕州中央廚房和智慧農貿美食市場項目,實現產業化加工、智能化配送,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利用“天貓”“淘寶”“抖音”等電商平臺,整合市場內經營商戶資源,引導商戶上線銷售。目前,嘉譽干雜海貨市場、魯華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均配套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園,實現了“電商+店商”的融合發展,入駐電商150余家,帶動就業1000余人。
我市堅持創新服務手段,精準對接市場需求,滿足市場發展需要。設立杏花村市場監管所和荊河市場監管所魯華辦公室,配備業務骨干,扎根市場內部,提升服務效能,確保商戶需求第一時間辦理。加大宣傳引導力度,指導市場推行場街互動發展,按行業進行功能分區,做到同類商品相對集聚,在方便顧客采購的同時,又為經營戶提供平等的競爭環境。在市場全面落實“駐場監管、互聯網+快檢、定量抽檢、掃碼追溯、半年檢查”制度,規范市場經營秩序,在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食品經營許可證辦理等方面,給予市場商戶更大支持指導。
我市牢固樹立“監管是為了促進更高質量的發展、發展也離不開更加科學有效的監管”意識,指導市場商戶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制度,落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簽訂安全承諾書,確保市場的產品來源可溯、質量可控,全方位幫助市場把好產品質量關。今年以來,督促市場完成農產品快檢9000余批次。立足本責本業,構建法治監管、信用監管和智慧監管的立體式監管體系,常態化開展市場巡查,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目前,兩個市場“山東食鏈”激活率和上鏈率均達到100%,組織開展監督抽檢700余批次。持續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用好“棗解決·棗滿意”訴求辦理平臺,在嘉譽商貿城和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創建“放心消費在棗莊”縣級示范單位74家,形成良好的消費環境和經營環境,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市場的良好信譽。
(劉林昊 報道)